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内容展示

首页 >

智能制造:平台软件为什么重要

2017-04-19


“帮孩子洗完澡后,把盆里的水倒掉。” 对人来说,这句话很正常。但对机器下这样的指令,孩子就危险了——机器可能会把水连同孩子一起倒掉。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和机器的差别:人脑中的知识是开放的,自己会判断知识应该在什么条件下用;但机器里的知识是封闭的,必须明确告诉它应用的前提和条件。阿尔法狗能够打败李世石,原因就是围棋有着封闭的规则。我常说:智能制造的一个切入点,就是把人的知识告诉计算机,让机器代替人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把开放的知识封闭化。我还认为:可靠性要求高和价值大,在工业界往往是一体两面。这就是机器学习在工业界必须受到约束的原因。

 

按照GE《工业互联网那个白皮书》的观点,智能制造会重构人和机器的边界:机器做什么、人做什么需要重新分工。在笔者看来,在未来的智能制造时代,机器会把人从紧张、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解脱出来。这就是以人为本。少人化、远程集中移动监控、生产过程无人化的案例会越来越多。同时,人类则转型为知识的生产者、过程的监控者、规则的制定者。

 

工业4.0强调信息集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便于实现自动的“跨尺度的决策”。比如,一个设备故障或质量异常,可能会瞬间引发生产调度、生产计划、库存计划、采购计划、运输计划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中很多的知识充当决策模块,分别代替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把各个环节的决策过程像接力赛一样层层传递下去。这样,人类的决策时间就被大大压缩了,实现了智能制造(Smart)要求的“快速响应”。同时,机器决策中可以考虑的因素大大增加了,从而可以促进更加科学的决策。

 

我们知道,持续改进是企业的常态。智能制造时代也不例外。但是,现在和未来的难度却有差别。

 

现在很多要求的改变,直接发一个联络单、打一个电话告诉操作工、计划调度人员就可以了。人类的知识是“开放的”,这些人知道该怎么用知识。但是,未来这些岗位可能被计算机代替,我们必须用计算机的语言说话。如前所述,计算机掌握的知识一定是“封闭的”,增添、修正知识的麻烦要大得多。搞不好知识会互相打架、漏洞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未来智能制造系统的“知识”应该是“受控”的。知识进入业务系统应该是“可插拔”的,就像手机安装APP一样。这样,我们就需要一个平台来承载这种知识、让持续改进变得容易。这种平台大概就是人们说的“工业安卓”。

 

如果把时间向未来拉得更远些,就会发现:智能制造需要很多的“平台”。例如,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知识的生产者”时,就要进行知识的大规模生产。这时,“知识的生产”也需要有类似“人机料法环”的要求。而知识生产的平台,就像现在的工业流水线,复杂而严密。



“帮孩子洗完澡后,把盆里的水倒掉。” 对人来说,这句话很正常。但对机器下这样的指令,孩子就危险了——机器可能会把水连同孩子一起倒掉。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和机器的差别:人脑中的知识是开放的,自己会判断知识应该在什么条件下用;但机器里的知识是封闭的,必须明确告诉它应用的前提和条件。阿尔法狗能够打败李世石,原因就是围棋有着封闭的规则。我常说:智能制造的一个切入点,就是把人的知识告诉计算机,让机器代替人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把开放的知识封闭化。我还认为:可靠性要求高和价值大,在工业界往往是一体两面。这就是机器学习在工业界必须受到约束的原因。

 

按照GE《工业互联网那个白皮书》的观点,智能制造会重构人和机器的边界:机器做什么、人做什么需要重新分工。在笔者看来,在未来的智能制造时代,机器会把人从紧张、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解脱出来。这就是以人为本。少人化、远程集中移动监控、生产过程无人化的案例会越来越多。同时,人类则转型为知识的生产者、过程的监控者、规则的制定者。

 

工业4.0强调信息集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便于实现自动的“跨尺度的决策”。比如,一个设备故障或质量异常,可能会瞬间引发生产调度、生产计划、库存计划、采购计划、运输计划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中很多的知识充当决策模块,分别代替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把各个环节的决策过程像接力赛一样层层传递下去。这样,人类的决策时间就被大大压缩了,实现了智能制造(Smart)要求的“快速响应”。同时,机器决策中可以考虑的因素大大增加了,从而可以促进更加科学的决策。

 

我们知道,持续改进是企业的常态。智能制造时代也不例外。但是,现在和未来的难度却有差别。

 

现在很多要求的改变,直接发一个联络单、打一个电话告诉操作工、计划调度人员就可以了。人类的知识是“开放的”,这些人知道该怎么用知识。但是,未来这些岗位可能被计算机代替,我们必须用计算机的语言说话。如前所述,计算机掌握的知识一定是“封闭的”,增添、修正知识的麻烦要大得多。搞不好知识会互相打架、漏洞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未来智能制造系统的“知识”应该是“受控”的。知识进入业务系统应该是“可插拔”的,就像手机安装APP一样。这样,我们就需要一个平台来承载这种知识、让持续改进变得容易。这种平台大概就是人们说的“工业安卓”。

 

如果把时间向未来拉得更远些,就会发现:智能制造需要很多的“平台”。例如,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知识的生产者”时,就要进行知识的大规模生产。这时,“知识的生产”也需要有类似“人机料法环”的要求。而知识生产的平台,就像现在的工业流水线,复杂而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