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内容展示

首页 >

政策利好加码,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有什么要求?

2021-10-27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靠近,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一些政策研究的专家认为:最近多场重要会议提及专精特新企业,多个部门表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这显示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迎来政策风口。


其实,“专精特新”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1年,工信部就在《“十二五”中小企业规划》中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简单梳理一下,关于“专精特新”企业的哪些事情,企业申报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可以拿多少奖励?


关于专精特新企业的主要概念


1.png


(一)什么是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是国家为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而实施的重大工程。


1、“专”即专业化与专项技术。

企业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主导产品为大企业、大项目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或重要配套产品。

2、“精”即精细化。

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以美誉度高、性价比好、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

3、“特”即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

企业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采用独特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进行研制生产,产品或服务具有行业或区域的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

4、“新”即自主创新、模式创新与新颖化。

企业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善于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2.jpg


(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工业企业,企业规模必须符合工信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规定。



3.png


(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一般来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国家级评选,评选标准适用全国范围,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则多指省级、市级评选,评选标准视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定。前者由国家工信部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政府部门选择各自辖区的企业进行报送,评选时间为每年的4~5月份。



专精特新企业的阶梯培育


一般情况来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在各地市都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梯级体系。各地政府也围绕着“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阶梯式培育体系制定相关认定办法及扶持措施。


广东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申报省专精特新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依法在广东省境内登记设立,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中小企业;


2、企业主营业务和发展重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要求,具备健全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制度;


3、企业上年末总资产须达3000万元以上,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须达30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两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正增长且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利润总额为正数;


5、企业近两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4.png

5.png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商注册登记、连续经营3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中小企业,且属于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或重点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或其他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突出的中小企业。

2.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能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或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有品牌产品。

3.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并取得比较显著的效益,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4.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公司治理规范、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注重绿色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较好的品牌影响力,具备发展成为相关领域国际知名企业的潜力。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不得被推荐:

申请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近三年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环境污染事故的;有偷漏税或其他违法违规、严重失信行为的。



(二)专项条件。

1.经济效益。截至上年末的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5%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2.专业化程度。截至上年末,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及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达70%以上;主导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省前3位,且在国内细分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3.创新能力。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含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下同)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5项及以上;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至少1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

4.经营管理。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生产执行国际、国内、行业标准,或是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



(三)分类条件。

分类

上年度营业收入

要求

1

1亿元及以上

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3%。

2

5000万元(含)—1亿元(不含)

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6%。

3

不足5000万元

近2年内新增股权融资额(实缴)8000万元(含)以上,且研发投入经费3000万元(含)以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50%(含)以上,创新成果属于本通知“二、重点领域”细分行业关键技术,并有重大突破


不论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评选标准中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共同点在于都倾向于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专业化程度先进的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政策

企业通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可以提高企业资质荣誉、提高企业品牌和产品价值。


还可以获得“一揽子”政策扶持,如财政专项资金、税收优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支持、市场开拓扶持、融资增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