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内容展示

首页 >

聚焦中国制造:制造强国战略五大工程初战告捷

2017-08-09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发布实施至今已满两年,各级政府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龙头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动作加快,收获了许多成果。国际关注超出预期,在肯定和赞誉之外,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针对这些疑问,本报记者梳理出了5个问题,深入采访业内权威专家,努力探寻答案,回应质疑。今天起,本报推出“聚焦中国制造”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中国制造2025》从发布实施至今已逾两年,进展是否符合预期?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进展基本符合预期,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中国与美、德、日等处于第一和第二方阵的制造强国的差距在缩小,二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已全面启动、初战告捷。

  “《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发布之快、工作推动速度之快、各地政府与企业协会响应之积极都是符合预期的。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中国参与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竞争合作的标志性符号。”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

  迅速形成规划体系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力争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进入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是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屈贤明说。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目前,“1+X”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等5个重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质量品牌提升等2个专项行动指南,信息产业、制造业人才等4个发展规划指南共11个专项规划以及2个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抓落实的配套文件为支撑的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

  “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制造2025》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李北光坦言,《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已召开4次会议来部署重点工作,并召开了若干专题会议来推进工作。因此《中国制造2025》整体推进速度非常快,从中国工程院历时两年多的重大课题变成《中国制造2025》规划,又迅速形成了“1+X”规划体系,并构建起政策保障来一项一项重点落实。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示,各地也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政策,多个“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群)成立。两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取得积极进展,制造业转型升级速度进一步加快。

  据李北光介绍,目前工信部统筹各地工业发展基础和产业布局,已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苏南5市、珠江西岸、长株潭、郑洛新等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各试点城市(群)在创新体系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尝试。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情况符合预期,而国际对其的关注超出预期。美、德等国都将其视为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左世全说。

  重大工程全面启动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强化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目前,五大工程已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五大工程中,智能制造工程成效最为显著,智能转型已成为各行业尤其是骨干企业的实际行动。”左世全介绍说,首批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最高达到2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最高降低60%。探索形成了一批较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在技术标准方面研究制定了数字化工厂参考模型等一批关键的标准,初步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架构。

  同时,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挂牌成立,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进入创建阶段,各地区相继培育建立了3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59.6%。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425家和171家。

  “对创新资源的整合,要靠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攻关。我们鼓励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个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我们只选一家,这一家一定是水平最高的,要避免重复建设。而且省与省之间的创新中心也会联合起来,形成创新网络。”李北光说。

  两年来,工信部还安排了工业强基工程47个方向61个项目,推动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发制造取得新进展,如高端航空紧固件等一批产品打破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突破一批关键基础材料技术,如高标准轴承钢材料形成了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若干先进基础工艺获得重要进步,如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不锈钢管实现产业化。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如数控机床、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累计发布1.1万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第四代移动通信等97项提案成为国家标准。

  规模扩张仍待改变

  李北光表示,总体来看,实施《中国制造2025》两年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支撑制造业企稳回升、提升制造业能力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产业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重大成果:中国标准动车组取得突破并开始试运行,高精度数控齿轮磨床、数控冲压生产线等产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ARJ21-700新型涡扇支线客机投入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成功。

  左世全强调,与以往发展制造业的方式不同,《中国制造2025》更注重基础能力和产业生态建设,这也恰恰是很多外媒对《中国制造2025》的评价。

  “我们要加快巩固已有的技术优势,发挥我们的市场规则和制度优势。但要注意的是,我们还要长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规则制定等方面的优势,不要为取得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要冷静地看到,我们和制造强国的差距还很大,《中国制造2025》才刚刚实施两年。”李北光坦言。

  屈贤明分析说,从目前的综合数据统计分析来看,中国与美、德、日等处于第一和第二方阵的制造强国的差距在缩小,但主要是规模扩张带来的效果。虽然中国制造业扩张速度在降低,反映创新和绿色制造水平的持续发展指数增长可喜,但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的指数增长缓慢。总体看,要彻底改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式,还需继续努力。

  “随着《中国制造2025》推进,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扩张的转变过程一定会支撑制造业进一步发展,这是长期向好的态势。但是目前,中国制造的规模扩张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还必须进行体制机制的深度变革,扎实打好基础,道路还很漫长。”李北光强调。

  同时,屈贤明坦言:“五大工程进展差异很大,总体看是智能制造很热、工业强基工程和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推进很难。这和我们当初的预期是一致的,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做更大的努力。”

  屈贤明进一步指出,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要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彻底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四大难点,包括提高创新能力,从主要是跟踪式的模仿创新转变为并行乃至引领的创新模式;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发展滞后的问题,夯实制造业的发展基础;解决质量问题突出、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大力降低能源、材料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步伐在加快,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两个方面不是两三年就能全面实现的,还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从需求出发的技术创新,需要标准和客户认可度的提升,更需要付出长久的努力。”左世全说。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发布实施至今已满两年,各级政府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龙头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动作加快,收获了许多成果。国际关注超出预期,在肯定和赞誉之外,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针对这些疑问,本报记者梳理出了5个问题,深入采访业内权威专家,努力探寻答案,回应质疑。今天起,本报推出“聚焦中国制造”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中国制造2025》从发布实施至今已逾两年,进展是否符合预期?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进展基本符合预期,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中国与美、德、日等处于第一和第二方阵的制造强国的差距在缩小,二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已全面启动、初战告捷。

  “《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发布之快、工作推动速度之快、各地政府与企业协会响应之积极都是符合预期的。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中国参与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竞争合作的标志性符号。”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

  迅速形成规划体系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力争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进入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是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屈贤明说。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目前,“1+X”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等5个重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质量品牌提升等2个专项行动指南,信息产业、制造业人才等4个发展规划指南共11个专项规划以及2个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抓落实的配套文件为支撑的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

  “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制造2025》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李北光坦言,《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已召开4次会议来部署重点工作,并召开了若干专题会议来推进工作。因此《中国制造2025》整体推进速度非常快,从中国工程院历时两年多的重大课题变成《中国制造2025》规划,又迅速形成了“1+X”规划体系,并构建起政策保障来一项一项重点落实。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示,各地也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政策,多个“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群)成立。两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取得积极进展,制造业转型升级速度进一步加快。

  据李北光介绍,目前工信部统筹各地工业发展基础和产业布局,已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苏南5市、珠江西岸、长株潭、郑洛新等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各试点城市(群)在创新体系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尝试。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情况符合预期,而国际对其的关注超出预期。美、德等国都将其视为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左世全说。

  重大工程全面启动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强化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目前,五大工程已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五大工程中,智能制造工程成效最为显著,智能转型已成为各行业尤其是骨干企业的实际行动。”左世全介绍说,首批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最高达到2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最高降低60%。探索形成了一批较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在技术标准方面研究制定了数字化工厂参考模型等一批关键的标准,初步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架构。

  同时,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挂牌成立,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进入创建阶段,各地区相继培育建立了3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59.6%。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425家和171家。

  “对创新资源的整合,要靠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攻关。我们鼓励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个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我们只选一家,这一家一定是水平最高的,要避免重复建设。而且省与省之间的创新中心也会联合起来,形成创新网络。”李北光说。

  两年来,工信部还安排了工业强基工程47个方向61个项目,推动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发制造取得新进展,如高端航空紧固件等一批产品打破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突破一批关键基础材料技术,如高标准轴承钢材料形成了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若干先进基础工艺获得重要进步,如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不锈钢管实现产业化。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如数控机床、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累计发布1.1万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第四代移动通信等97项提案成为国家标准。

  规模扩张仍待改变

  李北光表示,总体来看,实施《中国制造2025》两年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支撑制造业企稳回升、提升制造业能力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产业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重大成果:中国标准动车组取得突破并开始试运行,高精度数控齿轮磨床、数控冲压生产线等产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ARJ21-700新型涡扇支线客机投入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成功。

  左世全强调,与以往发展制造业的方式不同,《中国制造2025》更注重基础能力和产业生态建设,这也恰恰是很多外媒对《中国制造2025》的评价。

  “我们要加快巩固已有的技术优势,发挥我们的市场规则和制度优势。但要注意的是,我们还要长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规则制定等方面的优势,不要为取得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要冷静地看到,我们和制造强国的差距还很大,《中国制造2025》才刚刚实施两年。”李北光坦言。

  屈贤明分析说,从目前的综合数据统计分析来看,中国与美、德、日等处于第一和第二方阵的制造强国的差距在缩小,但主要是规模扩张带来的效果。虽然中国制造业扩张速度在降低,反映创新和绿色制造水平的持续发展指数增长可喜,但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的指数增长缓慢。总体看,要彻底改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式,还需继续努力。

  “随着《中国制造2025》推进,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扩张的转变过程一定会支撑制造业进一步发展,这是长期向好的态势。但是目前,中国制造的规模扩张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还必须进行体制机制的深度变革,扎实打好基础,道路还很漫长。”李北光强调。

  同时,屈贤明坦言:“五大工程进展差异很大,总体看是智能制造很热、工业强基工程和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推进很难。这和我们当初的预期是一致的,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做更大的努力。”

  屈贤明进一步指出,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要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彻底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四大难点,包括提高创新能力,从主要是跟踪式的模仿创新转变为并行乃至引领的创新模式;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发展滞后的问题,夯实制造业的发展基础;解决质量问题突出、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大力降低能源、材料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步伐在加快,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两个方面不是两三年就能全面实现的,还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从需求出发的技术创新,需要标准和客户认可度的提升,更需要付出长久的努力。”左世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