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内容展示

首页 >

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落户杭州

2017-07-04

6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这意味着中国乃至世界首家互联网法院将落户杭州。

对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意义,会议强调,“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要按照依法有序、积极稳妥、遵循司法规律、满足群众需求的要求,探索涉网案件诉讼规则,完善审理机制,提升审判效能,为维护网络安全、化解涉网纠纷、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等提供司法保障。”

 

为什么要落户杭州?

相信一些小伙伴肯定想问为什么落户在杭州而不是其他地方?其实杭州作为互联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着一大批著名互联网企业,拥有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天猫、网易等众多知名电商企业,涉电子商务纠纷多发频发,现实司法需求大。

设立互联网法院,杭州有现实的需求。早在2015416日召开的浙江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就提到一个数据,“阿里巴巴的专门队伍,一年要处理超过400万起交易纠纷。这其中部分纠纷未必能圆满解决,就会进入诉讼通道”,当时的会议就提出浙江法院在审判模式上要探索创新“互联网+审判”的新模式,探索推进电子商务的网上法庭建设,提升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中的法治水准和司法保障。

“互联网+法庭”尝试

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聊起了他关注的设立互联网法院的议题:“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中,亟待加快推动网上法庭向互联网法院审判模式转变,为全国法院互联网审判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副市长谢双成提交了一份名为《积极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的提案,建议以“互联网+政务”为切入点,让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深入老百姓生活的场景率先实现“无现金”。

杭州被称为“移动支付之城”,有着良好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一直以来在“互联网+”的探索上先人一步。而这一次,杭州率先尝试了互联网领域的司法实践。

早在2011年,杭州法院开始积极探索新型网络空间治理模式。20154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由西湖、滨江、余杭三家基层法院和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电子商务网上法庭试点法院。

这四家法院的分工有所不同:滨江法院负责网上著作权纠纷,西湖法院负责网络支付纠纷,余杭法院负责网上金融交易纠纷,杭州中院则负责三家基层院的二审工作。

不难发现,相应的试点都有现实依据:滨江辖区内高新互联网企业众多,版权纠纷高发;西湖辖区有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余杭辖区内则有天猫、淘宝电商平台。

20155月,杭州余杭区人民法院23号法庭,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第一案正式开庭。案件缘由是买家王甲在天猫网上买了38罐营养品,但他认为这些营养品超范围、违规使用营养强化剂,要求深圳的一名商家退一赔十。

开庭时,原被告双方都在各自电脑前举证、陈述理由,而证据(包括购物时的旺旺聊天记录、产品单号等信息)则在开庭前由双方通过网络同步到了法院,法官也在电脑前一览无余。

据承办这起案件的法官介绍,笔录在庭审中可以实时显示到各方当事人电脑,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就可以确认是否有误,在庭审结束后再对笔录进行线上确认,这大大节省了庭后核对笔录的时间。

20158月,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正式上线,专门审理涉网纠纷案件。截至今年4月,电子商务网上法庭已处理涉网购、网络支付等纠纷近2万件,其中两起典型案例被最高法院采录为审判指导参考案例,为全国涉网审判提供借鉴。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电子商务诉讼指导办公室主任张政曾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表达他对“互联网+法庭”的期许:“今后,打官司会像网购一样方便。”

随着网上法庭审理机制和较为成熟的网络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形成,杭州在加快推动网上法庭向互联网法院审判模式转变,率先形成互联网审判机制,为全国法院互联网审判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面、世界前列,为我国牢牢把握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6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这意味着中国乃至世界首家互联网法院将落户杭州。

对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意义,会议强调,“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要按照依法有序、积极稳妥、遵循司法规律、满足群众需求的要求,探索涉网案件诉讼规则,完善审理机制,提升审判效能,为维护网络安全、化解涉网纠纷、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等提供司法保障。”

 

为什么要落户杭州?

相信一些小伙伴肯定想问为什么落户在杭州而不是其他地方?其实杭州作为互联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着一大批著名互联网企业,拥有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天猫、网易等众多知名电商企业,涉电子商务纠纷多发频发,现实司法需求大。

设立互联网法院,杭州有现实的需求。早在2015416日召开的浙江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就提到一个数据,“阿里巴巴的专门队伍,一年要处理超过400万起交易纠纷。这其中部分纠纷未必能圆满解决,就会进入诉讼通道”,当时的会议就提出浙江法院在审判模式上要探索创新“互联网+审判”的新模式,探索推进电子商务的网上法庭建设,提升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中的法治水准和司法保障。

“互联网+法庭”尝试

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聊起了他关注的设立互联网法院的议题:“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中,亟待加快推动网上法庭向互联网法院审判模式转变,为全国法院互联网审判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副市长谢双成提交了一份名为《积极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的提案,建议以“互联网+政务”为切入点,让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深入老百姓生活的场景率先实现“无现金”。

杭州被称为“移动支付之城”,有着良好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一直以来在“互联网+”的探索上先人一步。而这一次,杭州率先尝试了互联网领域的司法实践。

早在2011年,杭州法院开始积极探索新型网络空间治理模式。20154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由西湖、滨江、余杭三家基层法院和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电子商务网上法庭试点法院。

这四家法院的分工有所不同:滨江法院负责网上著作权纠纷,西湖法院负责网络支付纠纷,余杭法院负责网上金融交易纠纷,杭州中院则负责三家基层院的二审工作。

不难发现,相应的试点都有现实依据:滨江辖区内高新互联网企业众多,版权纠纷高发;西湖辖区有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余杭辖区内则有天猫、淘宝电商平台。

20155月,杭州余杭区人民法院23号法庭,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第一案正式开庭。案件缘由是买家王甲在天猫网上买了38罐营养品,但他认为这些营养品超范围、违规使用营养强化剂,要求深圳的一名商家退一赔十。

开庭时,原被告双方都在各自电脑前举证、陈述理由,而证据(包括购物时的旺旺聊天记录、产品单号等信息)则在开庭前由双方通过网络同步到了法院,法官也在电脑前一览无余。

据承办这起案件的法官介绍,笔录在庭审中可以实时显示到各方当事人电脑,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就可以确认是否有误,在庭审结束后再对笔录进行线上确认,这大大节省了庭后核对笔录的时间。

20158月,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正式上线,专门审理涉网纠纷案件。截至今年4月,电子商务网上法庭已处理涉网购、网络支付等纠纷近2万件,其中两起典型案例被最高法院采录为审判指导参考案例,为全国涉网审判提供借鉴。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电子商务诉讼指导办公室主任张政曾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表达他对“互联网+法庭”的期许:“今后,打官司会像网购一样方便。”

随着网上法庭审理机制和较为成熟的网络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形成,杭州在加快推动网上法庭向互联网法院审判模式转变,率先形成互联网审判机制,为全国法院互联网审判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面、世界前列,为我国牢牢把握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