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内容展示

首页 >

苗圩在第七届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的演讲原文

2019-05-10


5月8日,由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以下是其演讲主体内容。


第一,智能制造代表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不断的深入,制造业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作为重要的方向,正在不断的突破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首先,智能制造是世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趋势。美国继2012年提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之后,今年又发布了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在实施工业4.0的基础上,最近又出台了国家工业战略2030。日本提出机器人新战略和社会5.0战略,加紧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战略布局。面对着这个历史机遇,中国也在积极的推进智能制造。习近平主席在去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归产业的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的转变。纵观各国的发展战略,实施的方式虽有差异,但目标方向基本相同,根本在于试图大幅度的提高制造业的效率效益,可谓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其次,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总体上仍然是大而不强,强而不精,整体发展的质量还不高。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逐步加大,GDP的增速从2010年的10.3%降低到去年的6.6%。出现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规律性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新旧动能的转换,衔接和滞后。要改变这个局面,就必须依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结合,不仅为传统生产要素赋能,同时也打破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有限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为产业的持续升级转型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再次,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015年以来,中国聚焦制造业的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智能制造,通过不断的探索,反复的试错,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四年来我们共遴选了305个试点示范的项目,覆盖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2个行业。初步摸底,这些项目智能化改造以后,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了37.6%,运营成本降低了21.2%。二是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比如在服装家居等行业,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在航空汽车等领域的网络化协同设计模式,在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的领域的远程运营模式等等,并且通过这些试点示范的项目,复制推广了3200多家,推动了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三是各地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路径,比如江苏、广东等地,针对企业想改不会改,想投不敢投的顾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机构为企业脉会诊,帮助企业转型。又比如浙江新昌县,依托本地的服务商,对一百多家中小轴承企业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平均设备的利用率由改造前的58.7%提高到80%。此外,智能制造还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比如中国连续五年成为全国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应用市场,3D打印近四年平均增速年均都超过了30%。实践证明,智能制造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有效抓手。


第二,智能制造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


智能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复杂而庞大,没有前例可循。它不仅仅涉及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应用等多个环节,而且涵盖商业模式变革等众多的内容。推进智能制造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多重因素,从全球范围来看,智能制造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是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智能制造注入新的动力。当前像人工智能,5G通讯,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实现了多点的革命性突破,并加速地融入到制造业当中,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比如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通过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优化了生产的流程,实现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某机构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替代传统机理模型之后,使汽车的风阻系数的仿真计算时间从过去的一天降低到现在只有1/4秒。又比如5G通信将为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提供了新的网络基础设施,它可以助利于实现跨车间跨企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的高性能实时连接,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再比如互联网已经突破了地域组织技术等方面的界限,整合了产学研用等优势的资源,形成了创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响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化,整体运行的高效化的协同创新平台。 


二是开放合作的纵深拓展,为智能制造开辟新空间。随着全球分工的日益深化,制造业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跨境整合还在加速,在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标准先行已经成为各国智能制造国际合作的一个重心。比如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与德国工业4.0平台合作,成立了互联网和CPS工作组,制定了针对标准化和测试床的合作路线图。又比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C为统筹协调智能制造的标准化工作,去年专门成立了智能制造的系统委员会。在国与国之间,中国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建立了双边、多边的对话机制。在标准体系的架构标准的路线图制定、标准的互认、产业园区和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务实的合作。通过合作,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尽施所长,汇集各方。所以开放合作在不断地拓展和加快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三是互联共享的制造模式,为智能制造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新兴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推动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发生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变革。 


伴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智能制造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还较弱。近年来随着勒索病毒不断的演进升级,制造业的工业控制系统已经成为这个病毒攻击的重点目标。去年12月位于美国洛杉矶奥林匹克印刷厂生产服务器遭到了勒索病毒的攻击,引发了印刷系统的瘫痪,导致华尔街日报等众多的主流报纸发行被迫延迟,为工业信息化安全敲响了警钟。另外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进行加强。一方面公共性开放性的行业服务平台仍然是短缺的,细分行业细分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还严重缺乏,特别是中小企业转型的需求还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一些产业急需的基础性共性技术缺乏布局,比如工业设备通讯的接口,到目前很难以互通,导致了设备系统底层数据的体系和控制存在较大的问题。还有就是人才体系的不健全,传统的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单独分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企业内部制造与信息化独立的人才使用体系,导致了既懂工业又信息化的综合性人才十分匮乏,加上相对的封闭垂直孤立的创新应用体系,大多数企业需要从零开始自建团队,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甚至制约智能制造健康发展。


第三,抓好产业生态体系的建设,成为加快推动智能制造根本途径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大家对智能制造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智能制造并不是某一项或某几项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有机融合,是装备、软件、网络、标准等相关要素系统集成,是供给主体、应用主体、消费主体的网络化、平台化协同的合作生态。要深入地推进智能制造,必须从抓好生态体系建设上狠下功夫。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应用牵引,创新驱动基础支撑,开放合作的基本思路,着力构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标准统一规范,人才供给充足,政策环境良好,企业互利共赢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打造两化融合的升级版。 


一是要着力健全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在这一点上各国都高度重视。我们将继续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抓紧制定网络平台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指导性文件,同时持续推进网络安全的建设,强化工业主机的安全防护,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快推进工业信息安全监测预警能力的建设。


二是要着力构建标准体系,完善的标准体系是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针对数据集成、互联共享等关键技术标准和细分行业应用标准供给不足的问题,继续开展应用标准的制定和试验验证,力争到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三是着力地促进行业的应用要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知识共享,供应链协同等服务。要进一步摸清各细分领域的发展需求,明确个性化的实施路径,引导社会资源向智能制造领域集聚。还要组织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的评估,发展壮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成熟的经验模式向行业内同类企业的复制和推广。


四是着力加强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是实施智能制造的重要机制。未来我们将积极探索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和跨学科人才上下功夫。通过持续的努力,逐步形成一支懂制造懂信息技术,懂管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