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亮点回眸 | 提信心、优环境、活融资、强服务、促发展,助力中小民企高质量发展
2019-02-01
2018广东工信亮点回眸
着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我省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召开高规格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等省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提振了我省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凝聚了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成立新一届省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马兴瑞省长担任组长,5位省领导担任副组长,23个省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出台有关政策,下大力气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用地难用地贵、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不足等突出问题。
◎三是开展千方百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调研。发放问卷1300多份,召开部门和企业座谈会10多场,现场调研企业近百家,一对一座谈企业30余家,形成了《广东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深调研报告》和《千方百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行动方案》。
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环境

◎一是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10个方面提出59项“有干货、能操作”的具体措施。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政策培训会等,不断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和获得感。
◎二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召开全省宣传贯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宣传贯彻工作。组织学习培训,邀请专家系统解读,在媒体开展系列专题宣传,确保落实到地市和基层。开展《广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工作,已于12月上报省政府,并推动条例列入明年全省法规修订的审议项目。
◎三是以“走进新时代·激发新活力”为主题,省市联动举办了为期6天的“中小微企业日”活动,营造关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是搭建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渠道。两次召开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听取企业家诉求,向社会传达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关注和支持。
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发挥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政策性融资(再)担保作用,推广应收账款融资,建设小额票据贴现中心,加强政银合作。
◎一是加大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扶持力度。2018年推动6个市县(区)设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目前,20个地市、29个县区已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前三季度帮助2800多家(次)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近125亿元。
◎二是支持政策性融资(再)担保机构加快开展相关业务。2018年前三季度各地市政策性融资(再)担保机构帮助130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近60亿元,省融资再担保公司帮助390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167亿元。
◎三是充分发挥应收账款融资作用,2018年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实现融资金额369亿元。
◎四是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小票贴现中心建设,全省8家小票贴现中心2018年办理小票贴现业务10.8万笔,贴现金额约659亿元。
着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促进小微企业上规模发展。出台《关于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我省小升规第一批入库企业8439家,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加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培育和跟踪服务。新遴选广东省高成长中小企业178家,为全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指导广州股权交易中心为省高成长中小企业提供挂牌辅导培训、宣传推广、政策接引等服务,组织高成长中小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中小企业人才培育专题培训。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共向工信部推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三是涌现出一批民营骨干企业。60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500强”;营业收入超100亿、超1000亿的大型民营骨干企业有104家、15家;我省有8位企业家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世界500强企业我省有12家,其中有9家是民营企业。
◎四是加快提升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能力。支持两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技术类)享受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新认定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10个,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10个,示范基地全年创新成果转化超过1000项。编制《广东省中小企业先进适用技术(产品)推广目录》(2018年本),向全省中小企业推荐先进适用技术(产品)37项,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全省公共服务平台网络。2018年新认定9个国家级、44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示范平台41个、省级示范平台307个,形成了覆盖全部地市、90%以上县区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队伍。
◎二是实施民营企业“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分别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精益生产等10个专题开展培训,培训完成课程195个,省本级培训1.71万人次,珠海、东莞、阳江等地市均培训超过1万人次。
◎三是在全省9个地区推广发放中小微企业服务券。2018年以来在服务券管理系统上新增注册企业9106家,254家服务机构发布产品995项,预计3000家中小微企业受益。
◎四是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载体建设。2018年新认定4个国家级、41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9个国家级、139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入驻企业超过1.9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向国家推荐4个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并获国家财政1亿元支持。成功举办2018年第二届“创客广东”大赛,全省共有1660个项目参赛,170多家龙头企业、100多家投资机构参与项目对接,吸引了142家媒体机构对各赛事进行报道,逐步形成了“创客广东”品牌活动效应。承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我省获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推荐项目获得创客组二等奖。
◎五是加强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包括中国在内的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19家企业参展,达成合同及意向总金额103.8亿元。加强对广州、江门、揭阳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工作指导和服务,其中与揭阳市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来自欧洲国家的110多家企业和机构与中方企业深入洽谈对接,共签订合作协议17份,合作备忘录85份。
2018广东工信亮点回眸
着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我省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召开高规格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等省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提振了我省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凝聚了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成立新一届省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马兴瑞省长担任组长,5位省领导担任副组长,23个省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出台有关政策,下大力气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用地难用地贵、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不足等突出问题。
◎三是开展千方百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调研。发放问卷1300多份,召开部门和企业座谈会10多场,现场调研企业近百家,一对一座谈企业30余家,形成了《广东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深调研报告》和《千方百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行动方案》。
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环境

◎一是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10个方面提出59项“有干货、能操作”的具体措施。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政策培训会等,不断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和获得感。
◎二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召开全省宣传贯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宣传贯彻工作。组织学习培训,邀请专家系统解读,在媒体开展系列专题宣传,确保落实到地市和基层。开展《广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工作,已于12月上报省政府,并推动条例列入明年全省法规修订的审议项目。
◎三是以“走进新时代·激发新活力”为主题,省市联动举办了为期6天的“中小微企业日”活动,营造关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是搭建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渠道。两次召开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听取企业家诉求,向社会传达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关注和支持。
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发挥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政策性融资(再)担保作用,推广应收账款融资,建设小额票据贴现中心,加强政银合作。
◎一是加大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扶持力度。2018年推动6个市县(区)设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目前,20个地市、29个县区已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前三季度帮助2800多家(次)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近125亿元。
◎二是支持政策性融资(再)担保机构加快开展相关业务。2018年前三季度各地市政策性融资(再)担保机构帮助130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近60亿元,省融资再担保公司帮助390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167亿元。
◎三是充分发挥应收账款融资作用,2018年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实现融资金额369亿元。
◎四是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小票贴现中心建设,全省8家小票贴现中心2018年办理小票贴现业务10.8万笔,贴现金额约659亿元。
着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促进小微企业上规模发展。出台《关于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我省小升规第一批入库企业8439家,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加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培育和跟踪服务。新遴选广东省高成长中小企业178家,为全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指导广州股权交易中心为省高成长中小企业提供挂牌辅导培训、宣传推广、政策接引等服务,组织高成长中小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中小企业人才培育专题培训。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共向工信部推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三是涌现出一批民营骨干企业。60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500强”;营业收入超100亿、超1000亿的大型民营骨干企业有104家、15家;我省有8位企业家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世界500强企业我省有12家,其中有9家是民营企业。
◎四是加快提升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能力。支持两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技术类)享受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新认定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10个,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10个,示范基地全年创新成果转化超过1000项。编制《广东省中小企业先进适用技术(产品)推广目录》(2018年本),向全省中小企业推荐先进适用技术(产品)37项,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全省公共服务平台网络。2018年新认定9个国家级、44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示范平台41个、省级示范平台307个,形成了覆盖全部地市、90%以上县区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队伍。
◎二是实施民营企业“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分别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精益生产等10个专题开展培训,培训完成课程195个,省本级培训1.71万人次,珠海、东莞、阳江等地市均培训超过1万人次。
◎三是在全省9个地区推广发放中小微企业服务券。2018年以来在服务券管理系统上新增注册企业9106家,254家服务机构发布产品995项,预计3000家中小微企业受益。
◎四是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载体建设。2018年新认定4个国家级、41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9个国家级、139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入驻企业超过1.9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向国家推荐4个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并获国家财政1亿元支持。成功举办2018年第二届“创客广东”大赛,全省共有1660个项目参赛,170多家龙头企业、100多家投资机构参与项目对接,吸引了142家媒体机构对各赛事进行报道,逐步形成了“创客广东”品牌活动效应。承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我省获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推荐项目获得创客组二等奖。
◎五是加强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包括中国在内的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19家企业参展,达成合同及意向总金额103.8亿元。加强对广州、江门、揭阳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工作指导和服务,其中与揭阳市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来自欧洲国家的110多家企业和机构与中方企业深入洽谈对接,共签订合作协议17份,合作备忘录85份。